我国乡村教育历史悠久,自孔子至历代大儒名家都曾提出自己对乡村教育的看法并加以实践,近代梁漱溟先生、陶行知先生、黄炎培先生等更是把中国乡村教育提到了拯救中华文化的高度。新时代,乡村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和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背景下,如何跳出应试教育牢笼,自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借力借智,给予乡村学校更多的活力和希望,如何办好教育,留住乡愁,如何通过公益力量最大限度弥补农村小规模学校艺术师资不到位,解决艺术课程开设不齐、不足等问题,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问题。

2018年7月19日,一个在偏远村寨举办、围绕乡村教育的村小研讨会吸引了广州、北京、香港、深圳、海口等高校教师、研究生自发参与,专家学者日行千里,来到全国经济最发达省份贫困山区的这所山村小学——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三排镇油岭小学老排教学点。研讨会由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任黄伟明主持。

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张莹莹、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华年分别就(7月14日至20日)连南开展的长江公益“苔花开”项目·牧云蒲公英行动夏令营公益活动进行汇报,通过小型纪录片和图文展示粤港高校艺术教育专家及蒲公英行动青年志愿者远赴粤北瑶族地区,发掘本地文化资源,举办留守儿童美育夏令营暨蒲公英种子教师工作坊情况。汇报中,特别提到了此次公益活动对增强瑶族孩子本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启迪乡村学校师生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此次通过留守儿童美育夏令营,是以社会创新实践方式“公益搭建直通大湾区美术教育平台”。会场外,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少儿艺术教育家杜梁老师等人带领瑶族师生利用竹编制作并安装矗立于村寨的六台风车,四色叶片迎风转动传递信息成为大家关注焦点。


 

蒲公英行动第四期项目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段鹏提出,文化就是活法,公益教育的“蒲公英行动”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民族的活法。乡村艺术与城市艺术教育要有所区别,乡村美术教育是要接地气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好山好水紧密结合的环境条件,都是乡村美术教育要发挥到极致的良好资源,而不是一味学习城市那种精致高雅的表现方式。香港大学副研究员赵书波提出,“蒲公英行动”连南公益美术教育的模式值得总结,其中广泛的志愿者团队、坚强的核心组织、执着的公益理念、贴地的个性化非遗课程、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过程、恰当的乡村景观提升是此次连南公益活动的重要特点;并提出公益非遗教育应该与文化和旅游部门更紧密结合,与家长教育更紧密结合。中山大学梁李婷强调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少数民族非遗不能脱离其实际生活。广州美术学院吕晓珊老师作为项目领队,讲述了通过这次夏令营给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带来的提升和感受。海南师范大学李源,强调了美术教育对人的提升问题,认为过程就是意义问题最好的答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陈岱娜讲述了自己作为人类学研究者,在连南瑶族乡村长期关注当地非遗的感受,并提出“蒲公英行动”是真正的在传承非遗文化,因为它给予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动力。台北艺术大学博士生郭谦对连南“蒲公英行动”公益非遗教育活动与台湾原住民的非遗活动进行了对比,提出美术教育美不美早已不是问题,而是要挖掘艺术的可能性。当地瑶族文化学者许文清、广东瑶族博物馆赵紫威强调了民族文化自信和非遗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卫和认为,提出乡村振兴没有乡村文化振兴、教育振兴是做不好的,由追求教育公平的各方人士共同搭建乡村美术教育平台,通过公益教育在孩子们和村小老师们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期待自己生根发芽成长,他们将成为非遗传承的力量,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骨干。

此次研讨会由“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项目组、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

相关资料:

“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蒲公英行动"于2003年在湘西开题启动,十几年来就做一件事情——让边远农村、民族地区的孩子获得艺术教育机会,帮助当地教师掌握艺术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题开展之初,许多当地老师、校长质疑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民间美术是很土的、低层次的东西,是上不了台面的“下里巴人”,课题开展15年以来,通过美术教育专家团队的不断熏染,更多乡村学校校长和老师逐渐意识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是极具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宝库。当老师们把稻草、石块、竹子、芭茅杆甚至树皮等当地触手可及的材料带到课堂,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将被激发出来。15年来,通过“蒲公英行动”在乡村学校艺术教育不断实践,促进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不断刷新人们对乡村学校美育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