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在贵州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调研了解到,在当地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懂茶。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茶产业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独具特色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茶产业成为了真正的“子孙产业”。(12月13日 新华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而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干事创业最好的体现,就是“接地气”。懂老百姓的事儿,会干老百姓的活儿,能解决老百姓的难题,做让百姓服气的干部。

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说:“刚刚跟新疆的一家当地企业洽谈,准备在新疆建设茶厂,打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市场。必须逐步减轻对中间商的依赖,才能提高合作社的利润率。”显然,这位在外打拼十多年的书记对本村茶产业的发展,有着理性规划,懂得开拓市场的重要性,更懂得抓住“茶马古道”这一机遇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不仅做得到了脚踏实地,还做到了紧跟时代发展、构建产业格局。

大屯村5名村干部各有专长,覆盖了茶叶种植、管护、加工、市场等整个茶叶产业链。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一方面有利于茶叶种植向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下游产业的依赖,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脱贫领路人就应该有“着眼实际”的睿智、有“勇闯市场”的锐气,更应该有这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魄。

党员干部带头开拓新市场、学习新技术、传授新技能,帮助百姓开掘脱贫致富路,这样的干部百姓怎会不拥护?让“懂茶”成为“硬杠杠”,做好传帮带,这样的团队百姓怎会不服气?建立机制,科学管理、分配透明,这样的班子百姓怎会不信任?

也正是因为大屯村党支部踏实的作风、接地气的作派和敢打“硬仗”的作法,才赢得了百姓的信任、服气和拥护,才使大屯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不斐成绩。(刘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