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主力一直都比较偏爱“喝酒吃药”,白酒业在2012年因为“三公消费”禁令陷入调整之后,近两年来又开始逐渐复苏,近期甚至涨价潮四起;而部分药企也有涨价动作,与白酒遥相呼应。

白酒涨声一片

2月22日,贵州茅台(356.540, -0.28, -0.08%)以366.52元/股的股价创历史新高;次日,五粮液股价创下2007年以来新高,泸州老窖股价创2011年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山西汾酒、水井坊、洋河股份等股价也达到了近四年以来的峰值。

让“喝酒”行情得以不断延续的原因,是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酒业的全面复苏。众所周知,在2012年“三公消费”禁令出台及塑化剂事件后,白酒市场曾出现过一夜入冬的困境。

是什么支撑了本轮白酒行业的景气行情?1919河南省公司董事长苗国军认为,白酒作为快消品,能够左右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市场的供需情况。

“除需求提振外,从2016年起,以茅台为首的酒企启动了限量保价政策。控制了供货量,形成市场供不应求局面,价格也就自然提升了。”郑州酒特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尔博称,前两年厂家大量往经销商处压货,布置销售任务,甚至出现价格倒挂局面。如今,厂家开始通过控制供货来控制售价,不仅让白酒市场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渠道库存也开始快速减少。

市场的变化明显在企业业绩中得以体现。申万白酒板块的19家公司中,目前有约8家披露了2016年业绩数据,其中6家业绩预增。沱牌舍得年报显示,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达14.6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8020万元,同比增长达1025%。据贵州茅台披露,2016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98.6亿元,同比增长19.16%;净利润166.5亿元,同比增长7.4%。

在机构投资者眼中,本轮白酒行业的涨势似乎仍未停止。中金公司最新研报认为,当前市场严重低估了白酒消费升级带来的营收结构变化,此前曾屡次强推白酒公司。

中药一涨再涨

近期,不少中药上市公司都提高了主导产品的价格。仅2月,就有马应龙与东阿阿胶宣布旗下主要产品提价。证券时报记者也从广誉远获悉,该公司已经有产品提价准备,近期将对公司的安宫牛黄丸等产品进行提价,此前,公司的主打产品定坤丹已提价15%至20%。

对于这一波中药企业的涨价潮,不少业内人士分析主因是中药材价格的普涨传导到下游企业。马应龙与广誉远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认可这个说法。

据行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的时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从2208.28点上涨到2527.95点,同比上涨14.48%。

除了综合指数的上涨,不少中药材单品在一年内翻了几番。其中,常见中药材三七的价格在一年里上涨了207.69%;吴茱萸的价格一年中也上涨了191.16%;党参的价格一年中则上涨了103.12%。

根据广誉远提供给记者的2016年-2017年中药材价格对比,白术、麦冬、黄连等常用中药材上涨幅度也都比较大。

对于2016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暴涨的问题,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回应称,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要正确、客观地看待。

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则认为,目前中药材监管趋严,假冒伪劣中药材减少导致中药材价格均价上涨是自然现象。

广誉远的一位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目前野生中药材品种资源减少、自然灾害、疫情以及外部资金流入是药材行情变化转折点的主要因素。此外,国民消费水平上升,生活物资价格上涨,导致药材种植、加工、物流、仓储等过程费用增加也直接传导到中药材价格之上,国家标准完善及提升也导致蔓荆子等部分药材价格上涨。

不过,除了中药材价格上涨因素以外,一些药企也认为人力成本上升等原因也是导致中药产品涨价的一大诱因。马应龙证券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涨价是多方因素影响,不仅是中药材价格单一因素,人工成本上升、技术更新以及新药研发都是导致药品涨价的原因。

随着上市中药企业的主导产品涨价潮到来,是不是中药企业的好日子将至呢?

史立臣认为,对于那些中小中药企业和没有独家品种的药企而言,市场运作能力欠缺同时可替代药品较多,产品价格上涨反而会导致销量降低,所以业绩提升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大型药企和拥有独家品种的公司,主导产品涨价对于公司业绩提升作用会比较明显。

记者梳理中医药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预告看到,中医药公司业绩升降不一。业绩增长的中医药公司主要认为是产品毛利率增长以及销售规模扩大影响,而业绩预减的公司则表示受累于生产及人工成本上升。

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中药产品价格的走势,市场看法不尽相同。史立臣认为,中药产品在三年之内都会有上涨趋势,上游价格上涨的压力释放到下游企业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三年左右。马应龙方面则表示,产品提价也要考虑终端消费者,上游具备提价基础,但不见得消费者能接受,价格还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特性。